欢迎光临~无形资产网
服务热线 E-mail:

iabank@126.com

您的位置:首 页 > 新闻中心 > 无形资产学 > 让神奇的财富更加神奇

无形资产学

让神奇的财富更加神奇

发布时间:2024-10-31 10:20:19 来源: 浏览:446次

  ——访无形资产问题专家蔡吉祥

  (1996年10月2日天津法制报)

  前不久,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的阐述无形资产学的综合专著《神奇的财富——无形资产》,由深圳海天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本书既有关系到国家宏观政策制定的理论探讨,又有对企业无形资产的各类微观管理和具体运作的建议,出版后受到了企业界、经济界、科技界和法律界有关人士的好评。

  天津市新中国无形资产理论发祥地

  记者:被誉为现代企业生存发展“第四种资源”的无形资产,近两年成了我国经济界得一大热点,象海南陆龟酒的“生产权”和“经销权”,评估价值在2亿多元人民币,其他地区也先后评出了价值不菲的无形资产,而天津作为我国三大直辖市之一,一般人认为举动不大,没有大影响,您以为如何?

  蔡吉祥:这只是一种表面现象,我可以骄傲的向读者宣布这样一个事实:天津市是新中国无形资产的理论发源地。

  首先,我们天津市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早提出无形资产问题的。早在1984年,我们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就开始研究中国的无形资产问题。当时是冒着极大危险的因为有人说无形资产是资本主义的,中国不可能有无形资产。1985年5月,在天津市首届中青年经济体制改革研讨会上,我们公开提出,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形势下,面对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应该重视无形资产的管理与核算。那次研讨会可以说是新中国最早涉及到无形资产问题的改革研讨会,会议提出的无形资产问题,通过新华社等传媒的报道,引起了各方面的重视。

  其次,我们天津在无形资产的理论上进行了深入、系统、广泛的研究,无论从宏观上国家无形资产的战略,还是从微观上具体的无形资产的管理、开发与保护,时时领先向国家提出建议和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比如:1986年我们提出了加强无形资产审计的建议;1987年我们提出了技术引进应注重无形资产引经的建议;1987年我们还提出了中国旅游饭店不能盲目采用外国名称的建议;1988年我们提出了建立企业专利权核算体系的建议;1989年我们搞出了无形资产评估的软科学课题方案。这一系列建议反感大都通过新华社一内参的形式向党和国家领导人反映,并引起了重视。

  再有,我们天津市无形资产理论研究最为正规。1995年我们成立了我国第一家无形资产专业研究所——天津现代无形资产研究所。

  上述一切表明,天津市作为新中国无形资产的理论发源地是当之无愧的。

  无形资产与知识产权并非完全等同

  记者:知识产权与无形资产都是当前的热门话题,这两者是不是一回事?

  蔡吉祥:很多人以为知识产权与无形资产是一个概念,其实不然。知识产权与无形资产有着紧密的联系,但并非完全等同。从其存在范围上讲,知识产权是无形资产的主体,但非全体;从无形资产的形成过程来看,知识产权是法定无形资产的基础或胚胎,还需一个转化过程才能形成完善的无形资产。知识产权 已取得权利证书为标志,而无形资产则已取得经济效益为标准。拥有了知识产权知识得到了法律的认可,而无形资产则是在法律认可的基础上,市场对其的再认可。现实中由于一些人对此问题认识不清,致使大量的科研成果在取得了权利证书后就被束之高阁,没有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也就不能成为企业的无形资产。

  社会各界都要树立起无形资产意识

  记者:您认为对于无形资产,当前最需要就觉得问题是什么,如何才能是无形资产这一神奇的财富真正神奇起来?

  蔡吉祥:我认为首要的问题是,社会各界都要树立起无形资产意识。无形资产是当今及未来各行业发展的支点,无论是农业、工业、建筑业,还是服务业及各类科、教、文、卫事业都与无形资产有关。科技人员、企业管理人员、财务审计人员、中介机构(会计师事务所、评估事务所)、法律人员、行政管理人员等在其工作中都要涉及到无形资产问题。但由于我们过去实行计划经济,普遍缺乏无形资产方面的基本知识,致使我们蒙受了大量的经济损失。正是基于这一点,我们要面向社会各界传授无形资产知识,已引起人们对无形资产问题的重视。

  其次,企业要树立无形资产经营的新观念。现在一提到无形资产,许多人仅把眼光盯在“评估”上,而实际上无形资产评估仅仅是无形资产经营管理的若干环节之一。无形资产作为一总特殊的资源,起身长、发展要经过若干阶段和环节,涉及到法律、经济、科技、文化等因素,与企业的管理、财务、质量、技术、市场各方面有关,这些方面缺一不可。如法律方面取得权益就是相当重要的,而且是无形资产的基本保证。一商标评估为例,一些企业连商标注册正还没有取得,即还未受到法律的认可和保护就要评估,这样的商标评估是没有基础的,能否成为企业的无形资产还是未知数。退一步说,即使评估出来机制,但按法律规定办事,其评估报告也是无效的。如1995年一些企业取得了“1997”的商标权,但由于与《商标法》规定的“商标应以自用为主”的宗旨相违背,炒卖商标,最终被国家商标局将注册商标撤销,而自食苦果。

  最后,我认为还有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既要对无形资产理论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与探讨,要用科学的理论来指导实践。 现在有些人为了赶时髦,谈论无形资产问题,只看到表面现象,如有的人望文生义,看到“无形”两个字就认为无形资产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虚拟的;看到“商标”和“商誉”都有一个“商”字,就认为是一个概念;甚至还有一些人写无形资产的文章,将国家有关部门评估否定的事情作为正面的实力宣传。我多次呼吁:无形资产呼唤科学。研究无形资产、管理与经营无形资产、评估无形资产都需要科学,用以往的学科单独解释、分析无形资产都难以得出正确的结论。也正是基于这一点,我站在经济、技术、法律三门科学的交会点,提出要创建“无形资产学”的建议。最后,我感谢贵报的采访,并衷心希望:为了民族经济的发展,为了我们的未来,请社会各界都来关注无形资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