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无形资产网
服务热线 E-mail:

iabank@126.com

您的位置:首 页 > 新闻中心 > 无形资产学 > 新华社2002年4月8日报道专家呼吁修改《公司法》中与无形资产相关的条款

无形资产学

新华社2002年4月8日报道专家呼吁修改《公司法》中与无形资产相关的条款

发布时间:2024-11-11 11:10:33 来源: 浏览:591次

新华网天津4月8日电(记者张涛)针对我国无形资产的现状和国外无形资产发展的趋势,天津无形资产研究开发中心主任蔡吉祥呼吁,我国应尽快修改《公司法》中与无形资产相关的条款。

  蔡吉祥说,《公司法》自颁布以来在促进我国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随着国内外客观形势的变化、发展,有些条款与当前经济技术发展情况尤其是国际发展趋势不相适应,特别是在有关“无形资产”的条款方面,主要表现在:

  一 、无形资产要素少。目前公司法中规定:允许作为无形资产投资的要素只有工业产权和非专利技术。实际上现在我国的无形资产已经不局限于工业产权和非专利技术这些无形资产要素。我国的经济技术实践中已经产生大量的著作权特别是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植物新品种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这些新的无形资产要素。由于公司法中没有包括上述无形资产要素可以作为“资本”出资,在某种程度上使这些无形资产产业化受到了限制。

  公司法当中规定的非专利技术(实际上是技术秘密)可以作为无形资产投资,但现实中已经出现了经营秘密(如管理技能、营销网络、客户名单等)作为无形资产投资的情况。

  二 、无形资产投资比例较低。我国公司法第24条规定“以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作价出资的金额不得超过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二十,国家对采用高新技术成果有特别规定的除外”;第80条规定:“发起人以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作价出资的金额不得超过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二十。”现实中我国许多地区对于以无形资产出资的已经大大超过20%,北京中关村曾出现了无形资产占注册资本90%的公司。

  三、无形资产对外投资受到限制。公司法第12条规定:“公司向其他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的,除国务院规定的投资公司和控股公司外,所累计投资额不得超过本公司净资产的百分之五十。”此条规定对于公司以有形资产对外投资是完全必要的,但对于公司以无形资产对外投资则不适应。现实中公司以无形资产对外投资不但有可能超过净资产50%,还有超过公司注册资本的可能。上述规定从某种程度上束缚了专利权、著作权等无形资产要素的产业化。

  四、无形资产评估一刀切。公司法第24条规定,组建有限责任公司“对作为出资的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或者土地使用权,必须进行评估作价,核实财产,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价”;第80条规定,组建股份公司“对作为出资的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或者土地使用权,必须进行评估作价,核实财产,并折合为股份。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价。”对于投资各方不涉及到国有资产,强制评估限制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

  为促进我国无形资产资源的发展,加速无形资产产业化,提高我国企业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靠无形资产获取收益和参加国际竞争的能力,蔡吉祥建议我国《公司法》应充分考虑以知识形态存在的无形资产的特征,对现有条款中涉及到无形资产出资、无形资产对外投资、无形资产折价的方式做出修改。

  六 中国新华通迅社2002年11月18日报道

  蔡吉祥提出创建“无形资产会计学体系”迫在眉睫

  新华网天津频道11月18日电(记者张涛)近日,天津无形资产研究中心主任蔡吉祥教授提出,现行的会计处理方法没有把无形资产摆到重要的位置,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公司价值扭曲,为真实反映无形资产的全貌,适应无形资产迅速发展的局面,对现行会计无形资产制度进行改革,建立起全新的适应智力资源发展的无形资产会计体系已迫在眉睫。

  蔡吉祥是对无形资产研究有着近20年经验的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蔡吉祥说:无形资产是先进的生产力要素,是21世纪最重要的资产,但无形资产的发展过程中最大的难题是无形资产的会计问题。

  蔡吉祥指出,传统的无形资产会计理论与方法严重滞后,用100年前的陈旧理论难以指导21世纪的现实,与21世纪的发展格格不入,传统的无形资产理论与方法受到了新生产力要素的严峻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排斥自我开发的无形资产

  自行开发无形资产是一个企业无形资产的主要来源,体现企业的创新和发展能力。但是,陈旧的会计方法束缚了企业的创新。根据现有的规定,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价值得不到承认。明明企业有几千个专利、成百上千个商标,但在会计账表中没有一点踪影,公司的价值无法真实地反映。由此形成大量的无形资产飘在账外,扭曲了公司的真实价值,股东权益难以保护。即便将几百、几千元的注册费用列入了无形资产价值,也仅仅是价值形成的微乎其微的一部分,价值也是不真实的。

  这种会计准则无异于否定创新,阻碍了无形资产的发展。在某些会计专家的眼里只有实物是资产,而专利权、商标权这些重要的资源则不是资产。

  2.会计准则认定的无形资产鱼龙混杂

  无形资产的主体是可确指的无形资产,是“知识产权”为主的无形资产。而现行的无形资产会计准则中,对无形资产的确认鱼龙混杂,包含了一些与无形资产无关的要素,如商誉、土地使用权等。无形资产中最重要的则是可确指无形资产,却在会计准则中没有重要位置。

  3.不反映人力资源在企业价值和新创造价值

  由于将自我开发无形资产巨额开发费用列入当期费用,更没有按具体项目进行核算,它不能系统地反映出企业开发研制资金的投入,不能划分出成功的与不成功的开发的界限,不能全面的体现企业成功的开发成果(无形资产)的价值形成过程和原始价值的构成与数额,不能反映并考核其收入与产出状况、投资与回收状况。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不进行也无法进行投入产出的核算,无法反映人力资源在企业无形资产创造中的业绩。

  对于企业自行开发无形资产,即使创造了收益,按现行的会计准则,没有准确的成本数据,因而不能正确地分配。其结果损害公司及员工的利益、也损害股东的利益。据对近400名高级财务、审计人员进行调查:现实中无形资产会计准则无法执行。

  4.无形资产管理留下巨大漏洞

  由于传统会计准则的制约,造成了无形资产管理巨大漏洞。大量的无形资产飘在账外,企业不知自己有哪些无形资产,不知无形资产的具体数量、种类,不知无形资产的时效,不知无形资产的地域权限,不知有多少人在创造无形资产、接触无形资产。这种状况致使在经济合作中、在人员流动中无形资产大量流失。如某一个酒厂的厂长将企业使用了几十年的商标转到他个人公司,却无人知晓。直到该厂被工商局“打假”,才发现商标成了别人的无形资产;某厂长跳槽到一个私营企业,带走了企业的技术秘密和营销网络,当被企业告上法庭,他辩解的理由就是在会计账本上没有这些资产。制定无形资产会计准则的专家绝不会想到:滞后的会计准则竟成了“盗窃”无形资产者的挡箭牌。

  蔡吉祥说,上述事实表明,必须把建立全面、系统反映无形资产投入产出的“无形资产会计学”作为会计界的重中之重。无形资产在经济增长中的比重将越来越大,无形资产收益的比重越来越大,会计界应该正视这个现实。会计界要以创新的理念构建无形资产会计学体系,要敢于否定自己滞后于21世纪发展的观念和做法。无形资产会计应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吸收与无形资产相关其他学科的营养。客观地讲现在还没有一个适用无形资产的会计体系,创建这个体系不仅是中国的事情,而是全球会计界的重任,这也是21世纪会计的面临的一场革命。

  无形资产会计体系的建立应该是能够真实、全面、系统反映无形资产资源极其相关业务的全貌。制定无形资产会计准则的人首先要对无形资产有全面的了解,而且,会计界必须摈弃陈旧的单纯会计观点,多听听知识产权法专家的方案,多听听科技专家的方案,多听听无形资产专家的方案。

  无形资产会计方案,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如为了所谓的谨慎而失去了真实性。为促进无形资产资源的发展,体现无形资产的真实价值,蔡吉祥建议无形资产会计体系方案创建从以下方面着手:

  首先,实行无形资产成本核算。设立“开发研制成本”会计科目,用来反映单位自行开发研制设计无形资产过程的价值消耗及成果情况。通过该科目以区分成功的开发与不成功的开发高效益的开发与低效益的开发,不同无形资产项目之间的开发。以“开发研制成本”科目为企业自行开发无形资产价值运动形式的起点,随着开发过程的不断深入,显示出各阶段的费用数额及总开发额的构成情况,进而细分不同的项目。成功的开发项目,结转至“无形资产”科目;不成功的开发项目再转入“管理费用”科目。

  其次,必须净化无形资产。

  避免把无形资产当成一个筐,把不属于无形资产的要素剥离出去,如土地所有权、商誉等,保持无形资产的纯洁性。在无形资产会计体系中真正体现以“知识产权”等人类智力成果为核心的要素,体现人才资源在经济实体中的创造价值。

  第三,单独对“并购溢价”进行核算。

  将企业并购过程中,实际交易高出账面的数额的差价,以“并购溢价”会计科目单独核算和考察,既避免了与无形资产混淆,同时也对企业并购行为单独核算与监督。使企业并购规范化、透明化。

  第四:建立无形资产信息系统

  无形资产会计体系的创建是一个系统工程,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会遇到各种问题,不是一朝一夕之事。现在当务之急就是要建立“无形资产信息系统”把飘在账外的无形资产纳入监控之中。以无形资产学理论为指导、全面系统反映无形资产资源状况的“现代无形资产信息系统”已经由天津现代无形资产公司开发成功。这个信息系统由“无形资产资源库(IABANK)”和“人力资源开发创造无形资产信息系统(HR&IA)”两个子系统构成。“现代无形资产信息系统”是每一个企业进行无形资产经营管理必备的工具,即使将来无形资产会计比较完善了,仅靠手工的账本无法仍然解决无形资产这种“时空要素兼备的多维资源”的价值问题,仍需借助“现代无形资产信息系统”。

  无形资产会计学不仅必将产生,而且它会对传统的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产生积极的、革命性的影响。“无形资产会计”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并驾齐驱,构筑起21世纪会计理论与实务的科学体系。